水泵在云南魯甸旱抗旱發揮重大作用
發布日期:2012-2-26 瀏覽數:9
2011年,魯甸遭遇了春夏秋三季連旱,降雨、降雪量持續偏少,造成庫塘蓄水嚴重不足,給今年的春耕生產帶來嚴重影響,人畜飲水和生產生活用水安全形勢極為嚴峻。全縣16座小型水庫除貓鼻子水庫外均降至死水位以下,其中4座水庫無蓄水,2215個水池、水窖干枯。截至1月底,全縣蓄水量僅為953萬立方米,還不到正常蓄水的一半,抗旱形勢十分嚴峻。
為切實做好當前的抗旱減災工作,確保群眾飲水安全,魯甸縣多管齊下抗大旱。一是加強對飲用水源的管理,算清水賬,合理調配生活、生產用水,采取引、提等措施千方百計增加蓄水。二是向無水源的村組及時組織送水,把農村學校、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困難戶作為保人畜飲水安全的重點對象。將77萬元的抗旱燃油費分發到12個鄉鎮,由各鄉鎮人民政府統一運水抗旱,全力保障群眾有干凈水喝。三是加快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啟動實施了文屏鎮馬鹿溝、馬家灣、梭山挖水和桃源鄉鴨子塘生產生活用水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工程計劃2月底全面完工,完工后可解決8000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四是加強抗旱服務組織建設,購置抗旱設備。成立了30人抗旱服務隊;購置單項潛水泵50臺套、汽油自吸泵150臺套、潛水排污泵50臺套、離心水泵50臺套和輸水軟管38千米,抗旱服務車2輛,小型抽水車1輛,抗旱應急燈20臺,打井設備1套,水桶3000個,抗旱物資價值2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