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在東京銀座建起了索尼公司大樓,作為管理公司,成立了索尼企業。1962年,索尼服務公司、索尼倉庫、索尼化學工業公司等企業相繼成立。從1965年以來,還建立了索尼音響工廠、索尼精密機械公司、索尼半導體公司等企業。現在,在日本國內與索尼有直接關聯的分公司就超過50個。
根據日本分離事業成立獨立分公司的原則,明確責任和權限,進而提高經營效率。同時,隨著企業的成長,可以防止由于組織過于龐大而帶來的僵化和官僚主義現象。并且經常使得組織富有活力,靈活地起用人才,進而使效率不斷提高。同時,由于都成為獨立公司,使更多的人直接參與企業的管理,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
2、索尼公司多邊化的特征
(1)索尼公司與海外的第一流企業結合在一起,以此為中心開展活動。這是由于在海外的索尼企業信譽很高的緣故,是與過去盛田昭夫會長在海外積極開展活動分不開的。從根本上看,索尼公司的努力目標是發展為國際企業。
(2)索尼公司以人才為中心開展活動。諸如進入化妝品,生命保險等領域,多數已離開索尼本行業。也就是說,因人制宜,以人才公開為中心開展活動。這是基本的出發點,只要經營秘訣生效,時機適宜,財源充足,人才條件也同時具備,那么在各個領域中,在任何時候,均可得到發展。
(3)體制區別于復合企業。美國型的復合企業是對資金和經營能力不足的企業進行收買后形成的。索尼公司的多邊化,是自己進行播種,并經過長時期的培養而形成的體制。既是創業又是挑戰,像這樣典型的多邊化,需要具備精力旺盛的企業家人才。如前所述,索尼公司經過常年努力已經培養了很多符合這類要求的人才。
3、新時代的企業發展
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由于擴大市場,企業才能成長。但是,在經濟低速增長時期,為使企業能持續發展,開發新的行業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克服新的行業的風險,仍然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和有用的人才,而索尼公司細胞分裂的多邊化對策是具備這些條件,也適合于新時代的事業發展的需要。另外,80年代是老年化迅速發展的時代,為防止企業內部老年化,維持企業的活力,企業必須具備吸引年輕人才的魅力。由于索尼公司采取細胞分裂方式,掌握經營秘訣的人才是能夠創造出新的事業的。這樣就能不斷吸收年輕的人才到重要崗位。索尼總公司,或者CBS索尼,索尼企業等所培養的人才,在新的子公司或“孫子”公司,都能找到適應他們能力的崗位,有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機會。如果企業發展的規模固定不變的話,在經濟低速增長的時期,“索尼的神話”的復活并不是不可能的。作為發展新時代的企業的嘗試,將引人注目。
三、印象戰略
1、企業的印象之王
索尼公司的基本理論和信念是開展技術革新,開發新產品,從而開辟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