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防部門的檢查統計看,也存在不少重大火災隱患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整改銷案,甚至在政府掛牌督辦并被媒體曝光的情況下仍未整改。這其中固然有隱患單位消防安全意識薄弱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整改方案不合理,隱患單位難以實施,或消防投入過大,業主難以承受。為體現消防執法的嚴肅性,維護政府部門的良好形象,消防監督機構應對隱患場所的火災風險性進行認真分析。采用火災風險分析等方法制定既可保證消防安全又做到經濟可行,確保了重大隱患能夠及時、有效的整改,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穩定的消防安全環境。
一、火災風險分析的概念
火災風險分析完全遵循火災安全科學的規律,通過全面考察隱患場所中各種不安全因素的火災危險狀況,分析不同消防措施對控制火災的影響,并作出客觀評價的一種方法。火災風險分析的主要任務是,準確識別環境中存在的火災危險因素,對這些危險因素的影響程度作出恰當的評價,在此基礎上對火災事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作出科學預測,提出控制和處理事故的措施和方案。
進行火災風險分析,首先要全面客觀地了解火災事故的各種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基礎原因。據統計,純粹由于天災造成的事故僅占2%,純粹由于物的不安全因素引發的事故約10%,而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發的事故卻占到88%。因此,警惕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事故至關重要,而人的不安全因素與物的不安全狀態多與管理不完善有關。準確了解各種安全隱患引發火災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的大小,可正確判斷隱患場所發生火災的危害性和可能性,合理確定消防整改費用的投入,保證火災防治的經濟性和有效性,確保業主承擔的火災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二、火災風險分析的應用
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保證安全,又要兼顧生產,還要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為此,必須選擇制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方案,而不能簡單地要求隱患單位按照消防技術規范進行整改,達到安全與生產、經濟與效益、形式與效果的統一。采用火災風險分析法,可研究制定出相對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一)確定評估對象。一般將重大火災隱患存在的建筑或區域作為研究對象。
(二)火災可能性分析。對各類致災因素引發火災的可能性進行分析,火災可能性應考慮起火可能性和蔓延可能性;起火可能性主要考慮引起火災的各種因素,如室內可燃物的著火可能性、火源及電源狀況、安全管理措施、建筑物內人員素質和生活習慣等;火災蔓延可能性主要考慮可燃物的燃燒性能及控制火災發展的因素,如室內火災栽荷、建筑物的防火設計狀況、火災探測報警系統及室內消防設施的性能等。
(三)各種危險因素的描述。將所有消防監督機構提出的火災隱患羅列出來,再將該建筑內外環境中影響火災的各種因素(如員工消防安全素質或周邊是否存在明火作業等因素)羅列出來。
(四)火災危害性分析。由某一方面致災因素引發火災所引起的后果的分析,分為直接危害和間接危害兩方面。
(五)火災危險性分析。火災危險性由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發生后的危害性共同確定。
(六)火災防治的有效性和經濟性分析。針對火災危險性因素采用經濟合理的消防技術進行火災防治。可對擬采用的防治措施,再采用火災風險評估方法進行分析論證。
火險分析既可對已有防滅火措施的施救作出估價,也可對將要采用的火災防治設計和技術提出建議;即可用于重大火災隱患的判定論證,也可用于重大火災隱患的銷案論證。
三、火災風險分析的應用舉例
(一)重大火災隱患概況
某服裝加工企業主要從事制服(軍服及行政執法部門工作制服)生產,有一已使用10多年面積為2520m2的輕鋼結構原料倉庫,共四跨,長4×18米,寬35米,每跨約630m2,梁、柱、屋面均為無防火噴涂保護的鋼質材料,未設置室內消火栓和自動消防設施,庫內未防火分隔,與北側相鄰員工宿舍防火間距不足,敷設在吊頂內的電氣線路已老化。該倉庫曾被列為重大火災隱患,但業主考慮消防投入太多,該倉庫屬臨時建筑,過幾年要拆除,所以沒有整改。
(二)存在的重大火災隱患
2008年當地消防機構根據《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將該倉庫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并由地方政府掛牌督辦。存在的重大火災隱患主要有:
1、與相鄰建筑防火間距不足,且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2、建筑耐火等級低,且防火分區超面積。
3、未按消防技術規范規定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三)整改方案的制定
由消防機構牽頭,成立由行業主管部門、安監部門專家和企業負責同志參加的專家組,采用火災風險評估方法,研究確定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方案。
1、確定研究對象。確定該倉庫為研究對象。
2、描述各種可能性較大的危險因素。
1)、倉庫內部老化的電器線路易引起火災,且在吊頂內不易被發現。2)、倉庫員工可能會因違章用火用電引起火災。3)、相鄰員工宿舍用火用電管理不嚴,可能會因引發火災,蔓延至倉庫。4)、由于倉庫內防火分區大,一旦發生火災,火災損失大。5)、由于未按規定設置滅火設施,不能有效撲滅初起火災,造成火災蔓延擴大。6)、未設置火災報警系統,初起火災不能及時被探測,易造成火災蔓延擴大。
3、火災可能性分析
引起火災可能性大小:1、倉庫電氣線路老化極易引起火災;2、倉庫員工違章用電用火易引起的火災;3、相鄰建筑易引起火災會導致火災蔓延;4、夾帶火種、違章動火引起的火災較小。
引起火災蔓延可能性大小:1、庫區無防火分隔措施,防火分區過大,極易造成火災蔓延;2、由于無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不能自動滅火,易造成火災蔓延;3、由于無室內消火栓系統,不能撲救初起火災,易造成火災蔓延;4、無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夜間不易發現初起火災,造成火災蔓延。
4、火災危害性分析直接危害:1人員傷亡:由于倉庫工作人員少,大多白天上班,上班崗位靠近疏散出口,所以倉庫工作人員傷亡較少,但不排除火災救援人員的傷亡;2財產損失:由于倉庫物資集中,均為可燃物品,一旦發生火災,易蔓延,燃燒時間長,且建筑物易垮塌,不易撲救,財產損失巨大。
間接危害:1水漬損失大;2影響全廠生產;3影響制服供給,政治影響大。
5、火災危險性分析綜合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由于某種電線線路引發火災造成火災蔓延擴大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相鄰建筑火災引燃倉庫,造成倉庫火災蔓延擴大。
6、火災防治的有效性和經濟性分析有效性和經濟性分析:1、更換倉庫內電氣線路。改用明線敷設并穿管保護,燈具采用防爆燈具。因倉庫僅有幾盞照明燈,施工難度不大,資金投入較小;2、與相鄰員工集體宿舍之間采用防火墻分隔。為保證宿舍采光和通風,及倉庫進出貨方便,防火墻不建在兩建筑外墻上,在兩建筑之間靠近宿舍0.5米處設置防火墻。施工難度不大,資金投入不大;3、倉庫內部兩跨之間相鄰檐口處采用耐火時限達到3小時的輕質砌塊進行分隔。施工難度不大,資金投入較大;4、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現有鋼結構承重構件不能滿足噴淋系統配水管的承重要求,要重新加固,消防投入太大,施工難度大;5、安裝室內消火栓系統。施工難度較小,消防投入較少;6、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吊頂老舊,已不能上人,吊頂內施工難度大,明敷需穿金屬管保護,且刷防火涂料保護,再加大設備投資,消防投入較大,施工難度較大;7、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級。由于該建筑承重構件均未采用防火噴涂保護,如果要達到二級耐火等級,除了對梁柱防火噴涂保護外,需在吊頂內對檁條噴涂施工,無法操作,如將吊頂拆除,則造成浪費;如要達到三級耐火等級,則對梁、柱防火噴涂保護,達到耐火時間要求,用現有吊頂保護屋面,基本能滿足規范要求,消防投入不太大。
7、結論
專家組結合有效性和經濟性分析以及消防技術規范要求,定出整改方案如下:
1、倉庫建筑按照三級耐火等級確定,梁、柱采用防火噴涂保護,達到耐火時間要求;
2、與相鄰職工宿舍之間采用防火墻分隔,符合規范要求;
3、在中間兩跨庫房之間檐口處,采用兩道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分隔并高出屋面40cm,使一棟大倉庫變成兩幢小倉庫,每幢小倉庫面積1260m2,小庫再分成630m2的兩個防火分區。使防火分區符合規范要求;
4、按規范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
5、取消自動噴水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置。每棟小庫建筑面積為1260m2,雖略超需要設置自動消防設施的1000m2占地面積要求,但成捆布匹火災蔓延速度不太快;
6、更換電氣線路,采用明線穿管保護,采用防爆燈具;
7、加強巡查,尤其是夜間巡查,每2小時不少于1次,加強員工培訓,提高自防自救和撲救初起火災能力。
以上整改方案,隱患單位愉快地接受了,并積極落實整改。整改結束時,適逢省級消防機構下基層檢查重大隱患整改情況,得到了省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囤積多年的重大火災隱患就此整改結束,順利銷案。
四、應用火災風險分析的幾點建議
一是全面熟悉《重大火災隱患評定方法》;
二是熟悉并掌握有關消防技術規范要求;
三是靈活制定隱患火災整改措施,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四是加強與隱患單位的溝通,力求以說服教育為主,行政命令為輔;
五是積極爭取政府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
節能防火有更高的要求。墻改辦的質檢單位對巖棉板外墻保溫系統進行長達三個月的測驗,證實其防火、防漏、耐火性、耐厚性、防穿裂等各項指標都優于之前制定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