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戰略
企業要長久健康的發展。離不開逐個階段的戰略規劃,一個成功的戰略,不外乎四個步驟:
第一、 目標【objective】
明確企業目標是制定戰略的重要工具,也是先決條件。“目標是什么”為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企業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益最大化。我們這里說的目標是達成最終目的得首要條件。目標具有周期性,時期性,可修正性等幾個特點。和目的是有本質區別的。
企業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定周期的目標必須先認清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做遙不可及的空想。“今天三餐不濟,明天世界第一”想法是很好,但是這樣的目標就是空想,不切實際。
一個好的目標必定是激情和理智的平衡點。簡單來說就是敢想,會想。
第二、 計劃【arranged】
在準確的把握了目標之后,接下來要做的當然就是如何去實現它。空有目標而沒有全盤的計劃,最終只是空想。
一個周密的計劃必須要有強大的科學統計數據支持、貫徹始終的理論導向、全方位的組織架構、計劃人員參與培養、風險預期及可行性分析、可預見性不可預見性的危機應對等等。
做任何一個目標計劃,我們都必須從縱橫兩個方向去思考。縱的方向,要求走一步想十步;橫的方向,要求全方位地考慮所涉及的方面。計劃執行都會引起一系列的邊沿效應,這些邊沿效應轉過來又會影響計劃的執行。
根據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的目標計劃,是對企業對未來較長時間內如何生存和發展的通盤籌劃,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因此,要考慮得更加詳細和長遠,而不是一年兩年的計劃。
第三、 執行【execute】
有了正確的目標,做好了全盤的計劃,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實施。為什么說第三點是執行而不是實施呢?這個是有含義的。
大多數公司的失敗不是因為戰略目標制定的不好,而是因為戰略執行上出了問題;因為形勢和環境快速變化,執行將比計劃的制定更困難。
計劃是企業對未來較長時期內如何生存和發展的通盤籌劃,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導向。如果企業只是跟著市場走,圍著市場上不斷涌現的利潤點轉,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無所獲。隨著環境不斷地變化,企業戰略計劃固然需要調整和發展,但是這并不等同于推翻原有的戰略計劃。企業戰略計劃一旦付諸實施,就必須立足長遠,專注于計劃的開展,把資源集中在既定計劃上,培養核心競爭力,開發核心產品。
已經付諸執行的計劃不能因為人員流動、環境變更而將其廢止。換言之,計劃的實施不能依靠某個人,不能依靠某一特定因素,這樣計劃才能長久而且有效。企業的發展計劃應當提升企業自身的能力,而不能過度依賴特定的人或因素。否則在面臨危機的時刻,所造成的漏洞是難以彌補的。調整好企業的梯形團隊,使企業自身具有免疫力,這樣在危機來臨的時刻,不但有可能在危機中發現對自己有利的因素,并據此來改善企業的后期經營。
在執行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候。實際操作中,100%按照計劃中的去實現也是不可能的。這些差異的出現就會影響戰略的實施。戰略計劃本身是為了使事情變簡單,是情況明白可見。既定的戰略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打亂不足為奇,保證既定戰略有效實施的關鍵就是及時的完善、修正計劃,無比保證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持續的貫徹執行。因此,評估在戰略中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第四、 評估【evaluation】
這里講的評估分為事中評估和事后評估。
事后評估就是在既定的戰略計劃實施完成之后的總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事后評估基本上都會去做。相反事中評估的確少之又少。
很多企業習慣于在年末,甚至只有到發生重大問題的時候,才對戰略計劃進行評估,然后總結出一些“幾大反思”、“幾大不足”等一些冠冕堂皇的文字。戰略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危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都有一段“潛伏期”。在危機出現征兆的時候,很多經營者并不是沒有察覺,而是不夠重視。因為目前的偏差還不到嚴重的地步。因此沒能及時的對戰略執行做出事中評估,找出問題所在并加以解決。當企業外部或者內部的“偶然”累計到一定程度,危機就成了必然。
在這里我們需要舉例來說明一下:
某日,一名普通的消費者小張沖著一個比較有知名度的公司去買了它的一件產品。買回去之后就開始使用,突然有一顆螺絲釘從里面掉了出來。這讓消費者丈二摸不著頭腦了,怎么想這個螺絲釘100%不是贈品。于是就很擔心。去問當時購買產品時的促銷員。促銷員的解釋很簡單“這個啊,沒有問題的,不影響!您吶盡管放心大膽的用吧。”消費者在促銷員自信滿滿的解釋下就回去了。回到家,朋友問起“這個牌子的產品怎么樣?我也想買一個”小張就如實的回答了“買回來的時候莫名其妙的掉了個螺絲下來……”朋友說“不會吧,看來這個牌子的東西不怎么樣!”于是購買了另外一個品牌的產品。
這一家經營了多年的公司,企業的不斷成長壯大,按照既定的戰略計劃穩步發展,年銷量節節攀升。表面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些小問題就一直沒有引起重視。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因為手工操作出現了一些很小的誤差,在工人眼里簡直不值一提。但是消費者買到這個商品的時候卻從不知名的地方掉了一個螺絲釘出來。相信所有的消費者在碰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都會很擔心,,那它又是從哪里掉下來的?!這一個人別扭了,沒什么,只是一個偶然,甚至沒有人當他是一回事。一個偶然造就的最多只是一個不好的疑問,當眾多偶然累積,并碰撞到一起的時候,所產生的影響對企業來說可能就是致命的。消費者將會對這個品牌建立很差的口碑,甚至對這個品牌所有的產品都失去信心,危機來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這個品牌失去了信心,幾年的計劃和投入付諸東流,最終的結果就只有失敗被吞并。
在出現這樣的偶然的時候,只要我們在工人的操作守則上要求在嚴一點,心在細一點,此消彼長之下危機會成本企業建立良好口碑的契機,成就一個品牌。所以對待事情,事無大小都必須本著負責的態度去面對。
正如俗語說的“細節決定成敗”,事情人人會做,差別就是誰做的更細,誰堅持的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