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CIO更有價值
王志浩對待帶寬的態度也是“夠用就行”。為節省租用帶寬的費用,并同時保證寬帶的速度,他要求海信的員工將使用網絡的時間錯開,如晚上結賬時,讓ERP的相關人員用,開視頻會議時,把帶寬讓給視頻會議用。如此精心地節流,使海信租用寬帶的費用節省了至少一倍。
王志浩認為,CIO在省錢的同時,還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能聽別人忽悠”是他的口頭禪。在他看來,IT廠商往往“各懷鬼胎”,因此企業的IT 部門的員工一定要具有識別技術的能力,“分清哪些技術對自己有價值,哪些錢該花”。有一次,王志浩在選型網絡存儲系統時,大家極力推薦一家跨國企業的產品,王志浩極為不客氣地指出:“我不會用那家的產品。原因很簡單,我們不需要,因為海信不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營,我沒有必要花這么多錢承擔一個高可用性的產品。這是以企業的自我需求為中心的選型原則。”
王志浩的“獨立”原則,讓與其打交道的IT供應商做出了“海信信息化最容易做,海信信息化也最難做”的感慨。作為海信集團的副總裁,王志浩不僅主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他還主管著海信的計算機、軟件、網絡安全、商用設備等信息類產品公司,長期的商場打拼經驗告訴他,“IT供應商的招待費用遲早都要攤在合同里,因此,我讓他們有話直說,不要總想請吃飯什么的。”由于省去了很多“鋪墊”環節,供應商們覺得海信信息化最容易做。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很頭疼,因為王志浩不僅精通業務,還甚懂技術,他在來海信之前曾任美國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數據中心工程部經理,接觸過很多先進的IT技術,因此對技術和產品的辨別能力極強,因此IT供應商覺得和他打交道也最難,因為很難通過“忽悠”做成生意。
牢記投資回報
王志浩嚴謹地拿捏著花錢與省錢的分寸,實則是想讓每一筆IT投資保值。他認為,對于IT投資回報的重視程度是信息化能否成功的最關鍵所在。對 IT投資回報的重視與王志浩的職業角色密切相關,目前,除了擔任海信集團的CIO外,他還是子公司的經營者。“作為經營者,你不得不考慮投資回報,否則就不稱職。”5月27日,他在一次由本刊主辦的CIO沙龍活動中,對30多位來自各地的信息主管們強調道。
來海信之前,王志浩曾仔細分析過海信當時的信息化狀況。當時,他吃驚地發現,海信信息化雖然起步不晚,也投入了大量資金(基礎網絡方面累計投入 1400多萬元、廣域網絡設備投資200多萬元、電信線路租金240萬元/年、應用軟件投資將近3000萬元),但除了網絡基礎投資依然發揮著效用外,其他IT投資基本不再使用。他覺得,造成這樣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各子公司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IT規劃和管理,更沒有專人控制每筆IT 投資,評估其投資回報。于是,他來海信后先完成了“海信集團信息化建設5年規劃”,整合了子公司各自為政的信息化建設模式,統一了軟硬件平臺。
因為身兼信息化建設和子公司經營兩大任務,在業務經營壓力下,節約而有效的IT投資作風在王志浩身上逐漸形成,他深知企業的“錢來之不易”。 10多年來,國內家電制造企業被價格戰消耗得利潤微乎其微。企業和市場的現狀堅定了王志浩對投資回報的重視,“要盡可能降低投資成本、提高IT收益”。
2003年初,王志浩接手海信的IT建設后,開始每年對已建的IT項目進行投資回報分析,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去年,海信給國家發改委的信息化工作匯報中羅列了這樣一組數據:ERP系統推廣后,每年降低相關企業采購、管理等成本共500萬元;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提高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 50%,每年可節約費用1500萬元;ERP和PLM系統使廢品返工量減少80%,減少更改、提高產品質量10倍,因提高質量而降低的成本達每年3000 萬元以上。
ERP和PLM兩大系統對海信的作用很多是無法量化的,它們更多的功能是作用在改進企業管理和流程、變革工作方式和商業模式上。而IP電話、視頻會議等IT項目則讓海信的管理者看到了切實的IT投資回報。如今,海信因為采用IP電話代替長途電話,每年節省的長途話費為200萬元;視頻會議系統建成后,海信的駐外人員回總部開會的次數減少80%以上,每年節省的差旅費及培訓費就達300萬元。這些IT支出背后的回報鮮活地影射在海信所有員工的心中,這讓王志浩很欣慰。對于IT投資回報的重視程度是信息化能否成功的最關鍵所在。
有員工非常不解,覺得這錢花得沒有必要,他跟王志浩開玩笑道:“王總,是不是被911炸怕了?國內有幾家企業有容災備份系統?”王志浩沒有理會其調侃背后的質疑。他告訴員工們:“過去,如果海信的某些系統癱瘓了,我們可以通過手工賬把數據找回來,但現在我們所有的核心業務都跑在系統中,數據也都是電子的,系統一旦宕機,所有的數據哭都哭不回來,我們的業務會因此而癱瘓。”幾天后,臺海關系出現波動,這位同事意識到天災人禍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王志浩建設數據中心及容災備份系統的決定并不是杞人憂天。
王志浩不但決定數據中心及容災系統一定要建,而且他堅持在系統選型上,用最好的備份軟件,以保證最佳的異地備份水平,他在青島近郊黃島搭建了先進的備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