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規劃24步驟
筆者認為戰略應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單獨的事件,在納入了不斷變換的環境、客戶、競爭對手和員工等各種因素后,將戰略規劃和執行的過程劃分為24個步驟。按照這些步驟去做,不管戰略需要更新多少次,難題都可迎刃而解。
這24個步驟可以分成準備、制定和執行3個階段。
制定戰略前的準備工作有10項。包括:1、戰略化管理。2、審時度勢。3、三思而行。4、制定規劃。5、準確定位你的企業。6、評估你所處的形勢。7、理解你的商業模式。8、熟悉市場。9、把握形勢。10、認清機遇和威脅。
為什么要實行戰略化管理呢?筆者認為,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會從有效的戰略中受益,戰略的重要性就在于應對變化。環境在變化,競爭日益激烈,對領導者智慧的要求也在改變。戰略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
透徹地理解商業模式也非常必要。商業模式包含幾個因素:銷售量和收入,成本和贏利,以及資本回報。這些因素決定了公司的贏利能力。通過分析數據,征求意見,研究產品、客戶以及固定和可變成本,分析投資回報率,可以發現商業模式中存在的缺陷。
制定戰略時要注意三個重大事項。這就是:1、設定可實現的目標。2、針對目標進行戰略規劃。3、設定優先次序。
設定優先次序很重要,其目的是解決問題和抓住機遇。當出現了一系列的戰略問題時,企業也許并沒有足夠的資源能夠同時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時,你就要排一個先后次序,首先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很多時候,成功就在于制定優先戰略,確認和把握住機會。
而強烈的使命感和細致入微的行動,則能保證戰略的有效執行。具體為:1、追逐你的目標。2、堅持使命。3、撰寫商業計劃。4、撰寫年度計劃。5、找對人。6、獲得信任。7、調整戰略。8、跨職能協作。9、嚴格執行。10、監督和改進。11、學習、變革和制度化。
找對人是執行戰略的基石。什么樣的人是合適的人呢?衡量的標準有這樣一些:認同企業價值觀;富有才干;能獨當一面并承擔責任;具團隊精神;最重要的是有執行技能。找到人選之后,給他們提供培訓和發展的機會,并且放到最合適的崗位上,發揮他們的天賦。
現實戰略目標應該是向客戶提供一種產品或者服務,而沒有任何一個競爭對手可以在同一市場,以比你更低的成本提供類似或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以及獲得競爭性優勢的四條途徑:全面的成本領先優勢;針對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取得對細分的市場、群體客戶或產品線的低成本優勢或差異化優勢;構筑“贏文化”。
最后建議愛好戰略規劃的普:把戰略建筑在具備競爭性優勢的因素之上;考慮競爭性優勢或行業生命周期之間的關系;將職能戰略和公司戰略聯系起來,在啟動一個新戰略之前,評估你的能力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