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在國企,沒有信任什么事都辦不成。信任第一!”
考核中有個細節,基層聽說考核時組織部門派李四去而張三沒有帶隊去,便先打電話問張三:“李四這人怎么樣?我怎么談?”張三說:“李四這個人很好,是我選來的,你放心談吧,就像和我一樣談。”于是基層放開談了。
30“沒有干部談話制度的真正落實,所有的干部工作都是無效的!”
堅持經常性的干部談話,比開多少次干部大會都強,比傳達多少次會議精神都強,比在大會上念多少報告都強。
31“不要膨脹,不要自以為本事了不得,不要以為上司走了位置就是你的,不要一旦得不到就覺得受不了!”
不要自作聰明,到頭來“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人還是厚道一點好。一個人能夠取得多大的進步,主要看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人性的弱點。
32“不要招惹黑社會,也不要拉黑社會做背景。”
扯不清,成本也不小。到頭來或許會“吃不了兜著走”。
33“國企的干部少去拉扯地方的干部。”
你有拉扯的成本嗎?即便是時間成本。一旦拉扯上了,供不起,甩不掉,交不透。當然,很多時候是離不開,沒有政府的支持啥都別想干成。掌握好分寸很重要。
34“研究上訪信,未嘗不是精細考核的一條捷徑。”
國企老總的桌子上往往每天都有幾十封上訪信,這也算國企的一大人文景觀。有的干部自己給自己寫上訪信,可謂煞費苦心,工于心計。有的機關干部冒充基層群眾給本單位領導班子寫上訪信,不小心被人無意中從電腦中發現,招人恥笑。有的上訪信甚至能檢舉出一名優秀干部。有的上訪信寫得驚人的“真實”——不由人不信、令人寧可信其有,可惜不能向匿名的“創作者”頒發“天才編造獎”。現在看,負責任的上訪信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35“拿圓滑當成熟,拿算計當智慧,拿得逞當成就,拿成就當謀私的理由。”
如果這樣的價值觀通行于國企,那是國企的悲哀。
36“年輕干部離婚,深挖一挖根源,扯去堂皇的外衣,總能露出品質上的馬腳來。”
德之不存,才將焉附?
37“口若懸河、夸夸其談、炫耀才學的干部,難堪大用。”
放到實踐中去,不一定行,也往往不行。
38“只靠樸實、無爭以求自保,看不出眼色,也不行。”
這樣的干部難以成事,又不夠靈活,不會有大出息。
39“陰陽怪氣,說話尖酸刻薄,占理也不行。”
沒有寬容的胸懷,成就不了大事。
40“貌似耿直、忠誠,實則大奸,這樣的干部讓人毛骨悚然。”
盜亦有道。有道之盜,最是難防。
41“把以往得到的各種榮譽證書裝半麻袋留著,往往只能證*虛和現時的無成就。”
成就其實永遠只是起點。在國企,無足輕重的獲獎證書連起點都算不上。
42“可輸于人,不可丟于人。”
本沒什么本事,四處活動謀個一官半職,既輸人,又丟人。
43“珍惜名節,不要自毀清白。”
名節、清白,說起來虛,真失去了才顯珍貴,且再難尋回。
44“別以為你是領導、為了事業就可以貶損他人。”
正因為你是領導,在批評人時才要格外地尊重人。尊重他人,是一切人相互交往的前提。
45“綏靖的一方,其實不值得同情。”
班子里常見綏靖者、失語者,其實是既缺乏勇氣,又缺乏能力,值得可憐,但不值得同情。
46“一朝權在手,張狂不得了,就不想想是在拉債單。”
人的一生收支大致平衡,總要為日后考慮,替子孫考慮。
47“寧做叛徒,勿做小人。”
叛徒說明原本尚有信仰,只是皈依了另一種信仰而已。而小人卻只知追腥逐臭,攀龍附鳳,實在于精神上并無真正寄托。
48“清晰的頭腦、敏銳的判斷、準確的分析、擅長出管用的招,這樣的干部才是國企靠得住的中堅力量。”
這要比只知不折不扣地執行來得高明,比只想見風使舵地投機來得實在,比只會空喊空比劃地造聲勢來得管用。
49“恰當地考慮人際關系,有利于事業;過度地考慮人際關系,妨害于事業。”
當前的市場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人情經濟,尤其在國企,這一點表現得還很突出。人情多了,必然規矩少了、制度廢了。
50“國企是一種特殊的實踐,需要信仰做支撐,需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沒有信仰做不好企業,尤其做不好國企。缺乏創造性做不好工作,尤其做不好國企的工作。
結語:前線每天都在發生著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沒有明察的目光和淡定的心情是觀測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