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信息技術在物流企業發展中的作用的研究現狀
現代物流聚散的基本功能沒變,但對象變了,傳統的工業社會物流以物為對象,聚散的是物;信息社會以信息為對象,物流中心的聚散功能實際上是對各種信息的聚集和擴散。信息社會使物流成為一個社會經濟的綜合服務中心。
信息化的來臨導致了物流功能的改變,物流不再僅僅傳輸工業產品,同時也在傳輸信息,各種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經過加工、處理,再傳播出去。
現代物流聚散的基本功能沒變,但對象變了,傳統的工業社會物流以物為對象,聚散的是物;信息社會以信息為對象,物流中心的聚散功能實際上是對各種信息的聚集和擴散。信息社會使物流成為一個社會經濟的綜合服務中心。
現代物流管理的網絡化或電子化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精減些人員,節約些費用,而是要形成一個效率高,質量好的物流系統,提高傳遞效率和傳遞質量。
物流信息及其網絡化
物流系統是一個多環節的復雜系統,物流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通過物資實體的運動將它們聯系在一起,各個環節間相互協調,根據總目標的需要適時、適量地調度系統內的基本資源。物流系統中的相互銜接是通過信息予以溝通的,基本資源的調度也是通過信息共享來實現的,因此,組織物流活動必須以信息為基礎。為了使物流活動正常而有規律地進行,必須保證物流信息暢通。物流信息的網絡化就是要將物流信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其在企業內,企業間乃至全社會達到共享的一種方式。
物流信息的網絡化可以縮短物流的傳輸長度,增加透明度。傳統上物流某些方面的信息是不清楚的,最多只是了解部分屬于企業范圍的信息。而通過信息的網絡化,可以使傳統的二維市場,突破空間的概念成為空間市場,使物流信息變得異常的流暢。隨著全球信息網絡的建成,物流信息網絡化將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物流信息已經從“點”發展到“面”:以網絡的形式將物流企業各部門、各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等連在一起,實現了社會性的各部門、各企業之間低成本的數據高速共享;從平面應用發展到立體應用:企業物流更好地與信息流和資金流綜合,統一加工消除了部門間的冗余,實現了信息的可追溯性。
物流信息的4個功能層次
物流信息系統從本質上講是把各種物流活動與某個一體化過程連接在一起的通道。一體化過程應建立在4個功能層次上:交易、管理控制、決策分析,以及制定戰略計劃系統。
交易系統是用于啟動和記錄個別的物流活動的最基本的層次。交易活動包括記錄訂貨內容、安排存貨任務、作業程序選擇、裝船、定價、開發票,以及消費者查詢等。交易系統的特征是:格式規則化、通信交互化、交易批量化,以及作業逐日化。結構上的各種過程和大批量的交易相結合主要強調了信息系統的效率。
第二層次是管理控制,要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功能衡量和報告上。功能衡量對于提供有關服務水平和資源利用等的管理反饋來說是必要的。因此,管理控制以可估價的問題為特征,它涉及評價過去的功能和鑒別各種可選方案。當物流信息系統有必要報告過去的物流系統功能時,物流信息系統是否能夠在其被處理的過程中鑒別出異常情況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層次是決策分析,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決策應用上,協助管理人員鑒別、評估、和比較物流戰略和策略上的可選方案。決策分析也以策略上的和可估價的問題為特征。與管理控制不同的是,決策分析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評估未來策略上的可選方案,并且它需要相對松散的結構和靈活性,以便作范圍很廣的選擇。因此,用戶需要有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培訓去利用它的能力。既然決策分析的應用要比交易應用少,那么物流信息系統的決策分析趨向于更多地強調有效(effectiveness),而不是強調效率(efficiency)。
最后一個層次是制定戰略計劃,主要精力集中在信息支持上,以期開發和提煉物流戰略。這類決策往往是決策分析層次的延伸,但是通常,更加抽象、松散,并且注重于長期。
實現物流信息網絡化的有關對策
信息網絡化實現方式目前主要有Internet,Intranet,EDI等方式:Internet又稱為國際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網絡系統;Intranet又稱企業內部網,它是在Internet基礎上,將企業內部的各個分支機構和管理部門連接起來,以實現企業內部信息流的電子網絡;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的方式,將企業與企業之間往來的商業文件,以標準的電子數據格式彼此進行交換傳輸,以降低整個運營體系的數據流通時間和消除空間障礙。以上三種方式,從物流信息網絡化的交易對象上講,分為三個層次:1、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交易,如通過Internet進行的網絡購物等;2、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如企業通過EDI交換數據,實現整個交易;3、企業內部的交易,如在企業內部通過Intranet交流信息和共享資源。
加強國際互聯網的有效利用
國外物流企業十分重視國際互聯網資源的有效利用,開發了基于國際互聯網的各種在線查詢系統,通過高速互聯網技術,顧客查詢信息能夠得到及時地響應,并且各種交互內容都得到加密技術和密碼的保護。對于較復雜的查詢,則以電子郵件和電話的形式進行回復。同時還發行了客戶端工具,以桌面工具條的形式對在線費用查詢系統進行導航,以方便顧客在個人電腦上進行查詢。
我國一些大的物流企業也開始利用國際互聯網來獲取信息,雖然同國外多年先進的作法相比還很不成熟,但也充分顯示了我國物流企業利用國際互聯網的能力與意識。當然在有效地利用國際互聯網技術方面,我國同世界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有效利用國際互聯網方面,我國物流企業應該針對具體國情,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加強通用數據的利用
國際互聯網的使用使物流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大量運用通用數據,RFID,ED,ERP,SCPS等數據采集和交換系統層出不窮。物流企業只要支付一定的初裝費和服務費,ISP就會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劃出屬于該企業的一片空間,使其成為國際互聯網數據結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我國物流企業在國際互聯網上通用數據的利用方面十分不足,對各種數據采集形式的嘗試仍停留在原始階段,對客戶/服務器這種最有效的國際互聯網信息管理模式也未能投入規模化使用。因此形成了我國通用數據不能通用的局面,嚴重影響了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國內物流企業對通用數據的開發利用是今后一個階段的主要任務。
2、加強信息發布的主動性
最主動地利用信息的方式就是信息發布。國際互聯網能夠延伸得到的地方,就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物流企業經常接觸國際互聯網,又關心物流企業動態的話,可以從旗幟廣告做起。
3、加強信息的時效性管理
國際互聯網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它是一個充滿著無盡數據與服務的數據庫。互聯網上的數據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屬于某個具體企業,但卻與時間密切相關。我國物流企業應特別注意對信息的時效性管理。
強化企業內部網的構建
物流企業Intranet是Internet技術在物流企業的應用。它是物流企業利用Internet技術建立的企業內部網絡,是物流企業內部信息管理和交換的基礎設施。物流企業應充分利用Internet,設計和實施企業的Intranet方案。
物流企業Intranet一般包括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和基本平臺組成兩部分。前者一般采用三層組成,后者一般有網絡平臺、開發平臺、用戶平臺和服務平臺等。按照規模及功能,一般可將Intranet分為以下4級:一級應提供對靜態數據的靜態訪問,對公共信息實現基本共享;二級應能引入檢索工具,提高企業信息庫的實用性;三級應提供對動態數據的動態訪問,數據從現有的、聯合管理的數據源動態生成;四級應使訪問所有聯合信息成為可能。
物流企業Intranet主要功能有以下幾個方面:(1)市場營銷功能。通過Intranet的事務處理方式,銷售人員及時掌握所有相關的客戶信息并向分散的客戶提供及時準確的本企業最新產品信息,并可隨時完成合同的建立、訂單的查詢、狀態的跟蹤等一系列工作;(2)項目管理功能。Intranet可以管理物流企業配套供應項目,如調整項目安排及了解項目進展情況以及客戶反饋意見等;(3)客戶服務和支持功能。Intranet 能夠幫助客戶服務與支持部門共享客戶的反饋信息,并創建一個相應的支撐系統。
物流企業應在原MIS企業網絡的基礎上設計和實施本企業的Intranet方案。從具體技術構成上看,物流企業Intranet網絡應包括以下技術:TCP/IP網絡互聯技術、路由技術、防火墻技術、網絡技術以及交換LAN和虛擬網絡等關鍵技術。物流企業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和實際狀況,設計和實施Intranet方案,能夠以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進行企業內外信息溝通和管理,集約地實現物流功能,縮小與世界先進物流企業的差距,為我國物流業信息化進程作貢獻。